解读南京银行2025年中报:营收规模领跑背后的“质”胜之道

  • A+
所属分类:科技
摘要

《投资者网》崔悦晨 近日,南京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。报告显示,今年以来,南京银行展现出较好的增长稳定性和成长确定性,实现了规模、质量、结构、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。 

解读南京银行2025年中报:营收规模领跑背后的“质”胜之道

《投资者网》崔悦晨 

近日,南京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。报告显示,今年以来,南京银行展现出较好的增长稳定性和成长确定性,实现了规模、质量、结构、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。 

截至今年6月末,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.9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近12%与此同时,存款规模1.64万亿元,贷款规模1.38万亿元,较上年末分别增长9.98%和10.41%。 

上半年,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,同比增长8.64%,归母净利润126亿元,同比增长8.84%;营收、净利稳步突破,均实现超“双8%”增长并逐季环比提升。

在规模、效益稳健增长的同时,南京银行的资产质量也保持较好水平。截至6月末,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.84%,拨备覆盖率为311.65%风险抵补能力充足,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 

三大业务板块更趋均衡,对公贷款首次突破万亿

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、民生最为普惠的区域之一,这里汇聚了丰富的区域金融资源,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广阔的市场空间。 

作为南京市唯一一家上市城商行,南京银行深度融入区域发展脉络,通过精准助力实体经济发展,为长三角地区的持续发展贡献了坚实的金融力量。 

半年报显示,南京银行聚焦科创、投行、绿色、普惠等特色业务,持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,以点带面推动三大板块均衡增长。

从三大业务板块来看,公司金融板块持续发力,零售金融板块提质增效,金融市场板块保持韧性,整体呈现出均衡、协调的发展态势。值得一提的是,上半年零售板块营收同比大增21.4%至76亿元,创造利润8.29亿元。

在公司金融板块,南京银行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,对公贷款6月底首次突破万亿大关。具体来看,南京银行围绕国家信贷政策导向和自身转型发展要求,精准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持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,推动对公信贷实现量增、质优、效升的高质量发展。截至报告期末,该行对公贷款余额10552.24亿元,较上年末增加1190.20亿元,增幅12.71%

在金融市场板块,南京银行依托多年的能力积累和经验沉淀,充分把握市场红利,整体延续了稳健向上的经营态势,呈现出均衡协调的发展态势。 

此外,南京银行的集团协同更加高效,南银理财、鑫元基金和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三家非银子公司上半年营收、净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,与母行的融合持续增强,对集团利润贡献度不断提升。

收入结构持续优化,高质量发展成色彰显

上半年,南京银行主要经营指标稳中有进,实现营业收入284.80亿元,同比增长8.64%。其中,利息净收入156.46亿元,同比增加28.36亿元,增幅22.13%,在营业收入中占比54.94%,同比上升6.07个百分点。同时,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26.19亿元,同比增长8.84%。 

此外,南京银行的资产总额、贷款余额分别增长了10.41%和11.96%,规模增长与效益增长匹配度较好,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彰显。

支撑这些优异业绩的背后是南京银行一系列有效的经营策略。通过强化大类资产负债配置,优化客户结构和服务模式,以及拓宽负债来源渠道,南京银行成功地降低了付息负债的成本,使得净息差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稳定水平。具体而言,报告期内,南京银行的净利差为1.63%,净息差为1.86%,显示出了稳健的财务健康状况。

不仅如此,南京银行还在非利息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。上半年,该行实现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亿元,同比增长6.70%也就是说,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了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同步增长,收入结构持续优化,综合化经营成效加速显现。

为了进一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,南京银行还实施了一系列措施,包括有效的负债成本控制行动和精细化财务管理项目。结果表明,上半年的成本收入比降至25.07%,相比年初下降了3.01个百分点,反映出降本增效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果。 

风险整体稳定可控,资产质量稳居行业前列

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,南京银行积极落实中央政策,围绕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提振消费,统筹发展与安全,风险水平总体稳定可控。 

截至6月末,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0.84%,处于区域银行的较优水平,拨备覆盖率311.65%,长期稳定在300%以上,“安全垫”较为厚实,具备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。

资产质量的总体稳定,得益于南京银行客户策略、业务策略和风险策略的高效协同和及时调整。近年来,南京银行通过持续优化大中型客户管理,已成功降低了大中型客户的不良率和风险水平。此外,针对零售业务,南京银行也进行了相应的策略调整,有效减缓了风险暴露的速度。 

为了进一步增强风控能力,南京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客户群体和实施分层管理,严格把控风险入口;升级智能风控平台,构建多层次、全流程的风险预警系统,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;加强风险分类管理,确保风险基础数据更加准确;丰富不良资产处置手段,加快处置速度并提升回收效率;定期进行压力测试,查漏补缺,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仍具备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。 

截至报告期末,南京银行对公不良贷款率为0.65%,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.43%,较一季度末略有下降。逾期贷款占比保持在1.27%,与去年末持平,关注类贷款占比则从上一年度末的数值下降了0.14个百分点至1.06%

资本充足性方面,南京银行同样表现优异。截至报告期末,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.47%,一级资本充足率11.07%,资本充足率13.63%均满足监管要求,为后续业务扩张预留充足空间。 

书写“五篇大文章”,诠释金融责任担当

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,南京银行坚定履行社会责任,展现金融担当。报告期内,南京银行以金融五篇大文章”为重点,推进改革创新,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稳中有进,向上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。

科技金融方面,南京银行加快探索并落地科创金融债、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等创新业务,持续高效推动“政银园投”、“科创鑫贷投”等“贷款+外部直投”投贷联动模式,不断强化科创生态圈建设。截至报告期末,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667.90亿元,较年初增加184.22亿元,增幅12.42%

绿色金融方面,围绕“减污、降碳、扩绿”三大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清洁转型,纵深推进 1+3+X 发展体系和“六个一”工作机制,致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、行业领先的绿色标杆银行。截至报告期末,该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583.27亿元,较年初增加561.69亿元,增幅27.79%

普惠金融方面,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。报告期末,南京银行“千企万户大走访”活动累计走访客户超3.5万户,“无还本续贷”类产品累计服务小微企业7683户,“鑫 e 小微”累计覆盖客户超23万户。 

数字金融和养老金融方面,南京银行紧扣产业趋势,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深度植入的路径,围绕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和养老产业打造细分领域产品和服务体系。 

南京银行以实干实绩诠释了金融企业的责任担当。展望未来,南京银行将以“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”为愿景,持续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,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加力支持金融强国建设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金融力量。(思维财经出品)■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